關(guān)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中國考生遇挑戰(zhàn) USA高考將改革

2014/07/28 16:59:50 編輯: 中國 瀏覽次數(shù):121 移動端

  面對來自各界的詬病和老對手ACT(大學入學標準測試)的競爭,有著美國“高考"之稱的SAT(學術(shù)能力評估考試)近來吹響了改革號角。

  減少生僻詞匯考查、縮小數(shù)學考試范圍、將作文定為選考項目……

  SAT的改革內(nèi)容,旨在突出考生邏輯思維和知識運用能力,剔除死記硬背、學而不思的學習方法。另外,今后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將免費提供輔導SAT考試的課程,這對廣大寒門學子來說,也是最為“實惠”的措施。

  當然,每年專程赴美國考SAT的數(shù)萬名中國大陸考生也不能忽視。對于中國的“學神”、“考霸”而言,改革后的SAT還能讓他們笑傲考場嗎?

  更加注重實際應(yīng)用

  每年春夏之交,是中國高中生緊張準備高考的時候。殊不知,美國的“鯉魚”,也有“跳龍門”的時候,只不過每年的機會不止一次。

  在美國,SAT考試有著88年的歷史。嚴格來說,美國的SAT與中國的高考不能完全劃等號,因為美國大學實行自主招生,但多數(shù)學校會要求申請人提交SAT成績和高中四年的平均成績,以作評判標準。

  與中國高考的“一錘子買賣”不同,SAT考試每年會舉行7次,學生可以選擇考試時間,并且一次成績不好,可以多考幾次,完全由自己做主。

  今年3月,美國大學委員會宣布,將對SAT考試進行調(diào)整,將總分從2400分調(diào)整到1600分,包括閱讀800分和數(shù)學800分,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改革方案將于2016年3月正式實施。

  從改革方案來看,討厭背生詞的考生可能要歡呼雀躍了。他們不需要記住像“謹小慎微的”(punctilious)或“哭泣的”(lachrymose)這樣的生僻詞匯,但要理解一些常用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

  例如,新試題會問:“在大城市中,工作機會更加intense”一句中,“intense”一詞作何解釋?同時會給出考生“情緒化”、“集中”(對的選項)、“燦爛”和“堅決”四個選項。

  此外,數(shù)學試題也將經(jīng)歷重大調(diào)整,更加關(guān)注現(xiàn)實生活。

  像“請從數(shù)字表格中找出,2012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中哪個年齡層參加投票人數(shù)最多”這樣的題目,將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考生面前。

  昔日必考的作文改為自選項目,考試時間為50分鐘。不過,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估計,相當一部分考生不敢放棄作文,因為這是不少名牌大學最為看重的項目之一。閱讀部分增加了一篇經(jīng)典閱讀材料,例如《獨立宣言》或《權(quán)利法案》的節(jié)選。

  新方案還對考試形式進行了改革,推出機考與筆試平行進行。

  此外,“錯題扣分”的原則也被取消了,在以往的SAT考試中,多選題每選錯一項,是要倒扣0.25分的,這個規(guī)定的本來用意是避免考生亂猜答案。

  入學考試也有“競爭者”

  有著近百年歷史的SAT考試為何突然要改革?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這是為應(yīng)對各界的詬病和來自另一項重要大學入學考試ACT的挑戰(zhàn)。

  據(jù)統(tǒng)計,每年會有160萬來自美國本土和海外的學生參加SAT考試,而它的老對手、有著55年歷史的ACT每年擁有180萬考生。相比之下,SAT考試在美國東北部和西部州比較流行,而ACT更受中西部和南部州考生的青睞。

  按說,兩項考試并行不悖,似乎不應(yīng)該有競爭。實際上,考試背后是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參加SAT考試的費用是51美元,ACT是36.5美元,針對海外考生的收費會更加高昂。不過,兩項考試也會對個別寒門學子提供免試證書。

  如果僅認為SAT考試背后的經(jīng)濟利益僅是那51美元,那就大錯特錯了。美國大學入學考試背后是一個年產(chǎn)值高達45億美元的補習班產(chǎn)業(yè)。家庭殷實的學生,會在課后或周末到繁華的商業(yè)區(qū)上補習班,或者參加每小時500美元的一對一課程。

  于是,不少人認為,SAT并不是個公平的考試,它讓富裕家庭的孩子處于明顯的優(yōu)勢地位,因為他們可以在價值不菲的補習課程中學到考試技巧。從這一點來說,SAT考試成了來自貧窮家庭孩子進入理想大學的絆腳石,未來社會階層的差異也很可能因此而拉大。

  一個名為“公平考試”組織的負責人鮑勃?舍費爾認為,對于大學而言,SAT考試不能算是個好的測試手段。他指出,SAT考試低估了女性考生、母語不是英語的考生以及大齡考生的實力,反而讓那些可以付得起補習班費用的富裕家庭子弟占得先機。

  對此,SAT考試承諾,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免費提供新的備考指南和輔導課程,使所有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必參加那些昂貴的補習課程。

  SAT考試對于大學招生者來說,真有那么好的借鑒意義嗎?

  威廉?希斯曾在美國緬因州貝茨學院負責招收大學新生。今年2月,他針對33所大學的12萬學生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如果一名高中生平時成績很好,進入大學以后依然會是個好學生,這似乎說明,SAT考試的借鑒意義十分有限。

  有統(tǒng)計顯示,在美國大約2500所四年制公立和私立學校中,有800多所在招收新生時,基本“無視”SAT考試或ACT考試。

  在此背景下,SAT推出改革,就是想要擺脫“雞肋”的命運。按照美國大專院校委員會的說法,改革后的SAT考試將繼續(xù)考查學生的數(shù)學和閱讀水平,但 進一步突出學生的邏輯分析和應(yīng)用能力。正如該委員會主席戴維?科爾曼所說:“入學評估考試應(yīng)該向人們表明,取得成功靠的不是臨時抱佛腳或填鴨式學習,而是 每天都完成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wù)?!?/p>

  中國考生有喜亦有憂

  近些年,中國出現(xiàn)了大批“小留學生”。他們往往會在高中時就選擇申請出國留學,因此,自然也會參加SAT或ACT考試。近些年,SAT考試在中國越來越熱,也是不爭的事實。

  長期以來,中國留學生以出色的考試成績和卓越的數(shù)學能力,被美國本土學生所艷羨。改革后的SAT考試,將會給中國考生帶來什么機遇和挑戰(zhàn)?

  業(yè)內(nèi)人士普遍認為,改革后的SAT考試減少生僻詞匯,這對中國考生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英語本身就不是中國學生的母語,單詞量是中國考生備考中的 第一難關(guān)。而以往的SAT考試試題中會節(jié)選一些文學名著,因此中國考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背偏、難、怪的詞匯。新SAT考試減少生僻詞匯,對于中國學生來 說,是一種“減負”。

  然而,新試題將引入《獨立宣言》或《權(quán)利法案》等經(jīng)典材料的節(jié)選,這對于對美國文化了解有限的外國考生來說,無疑是新的壓力。未來中國學生要想在SAT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要有意識地多去了解美國的歷史文化。

  此外,改革后,作文將成為“自選動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寫作的重要性降低了。與同等水平的競爭者相比,擁有一個出色的SAT考試作文成績,依然更能得到名牌大學的青睞。

  無論何種考試,中國學生都熱衷于背范文,以后這一招,恐怕不會在SAT考試中起多大作用。未來的SAT作文試題不再是一篇簡單命題作文,而是要求學生根據(jù)一個論點撰寫一篇述評,考查的是學生對論點的把握和對論據(jù)的運用,以及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維。

  由此來看,在新的SAT考試面前,中國學生依然不輕松。不少教育界人士建議,中國學生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即使能夠獲得出色的SAT成績,也要慎重行事。

  畢竟,美國大學十分講究素質(zhì)教育,在招收新生時,高中平均分數(shù)和入學考試成績只是其中一個考查項目。與學習能力相比,美國大學更加看重學生在高中階 段的表現(xiàn)和綜合素質(zhì)。課外活動、實習經(jīng)歷、興趣愛好、老師推薦信、個人申請陳述,以及是否在學生組織中擔任過領(lǐng)導職務(wù),都將是決定學生能否進入心儀大學的 重要指標。

  更多詳情可以咨詢澳際南京公司025-51860034

http://nanjing.aoji.cn/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