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研究生留學】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

2020/04/22 17:09:19 編輯:井浪花-cj 瀏覽次數(shù):455 移動端

本文標題: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如今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不論高中生、大學生還是讀研的學生,都想早日去留學接受好的教育,很多同學對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日本留學中介,日本留學條件的相關問題有所疑問,下面澳際小編整理了《【研究生留學】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歡迎閱讀,如有疑問歡迎聯(lián)系我們的在線老師,進行一對一答疑。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那么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就和澳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歡迎閱讀。

  一、報名年齡無上限

  日本的大學院在入學的年齡上沒有預設上限,除了接受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外,多數(shù)校系、研究科也歡迎在職人士再回流接受進修。

  二、日本的“研究生”制度

  日本大學院除正式學生外,還設置有“研究生”、“聽講生”與“科目履修生”等名目。這里的“研究生”的意思與中國所說的研究生大不相同。在日本的大學院學制規(guī)定中,只有“院生”身份是可以修得學分,并可于課程修了后取得學位。

  研究生的錄取彈性較大,通常只要符合基本的條件并且取得教授的同意就可以入學,而院生需要通過校方的筆試面試等考試。但是“研究生”身份也同樣可以獲得最久2年的留學生簽證,而且跟隨導師學習一年,對導師和研究方向有了深入了解后再報考該導師的正式院生的話,被錄取的機會必然會大大的增加,只要在這期間中不出什么大問題的話,幾乎可以說是機會百分百。尤其是上面提到過的??粕脒M入日本的大學院的話,一般都會被建議先以“研究生”身份學習,花半年至或一年的時間作準備,之后再參加正式的大學院入學考試。

  三、指導教授點頭,進大學院事半功倍

  在日本,基于尊重學術研究者的前提,多數(shù)大學會賦予指導教授很高的決定權。其中也包括了在招收院生時的錄取優(yōu)先權。留學生申請大學院的時,雖然必須經(jīng)過各類的考試,但是指導教授的意見常??梢宰笥医Y果。在日本報考大學院,通常報考時就先指定指導教授,如果能和教授取得聯(lián)絡,獲得教授對你的能力和研究熱情地認可,就算是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四、跨專業(yè)報考須付出更多努力

  日本大學院的招生簡章上大多并未規(guī)定必須是與所報考的研究方向相關的科系畢業(yè),因此跨專業(yè)報考不是不可能。不過,澳際留學小編提醒前提自然是必須事先已經(jīng)對相關研究主題有相當程度的專業(yè)知識,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能夠提出具體的研究計劃書,讓教授能夠相信,即使你大學時不是學的相關專業(yè),但是你有足夠的知識基礎和專業(yè)眼光來完成這一領域內(nèi)的研究任務。而且入學后,教授也可能會要求先進入該大學學部的相關院系內(nèi)修學分或旁聽,以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

  五、一年二次報考機會

  多數(shù)大學院會再在每年6~8月開始發(fā)放招生簡章,考季最早從8月開始舉行,時間最長延續(xù)到隔年3月,這是因為部分學校實施二次招生的緣故。第一次招生時間原則上在8月~10月間,稱為“秋季考試”,第二次招生時間原則上自入學當年的1月~3月,稱為“春季考試”。不論是參加秋季或春季考試,入學時間通常都是在4月,也有少數(shù)的大學有10月入學,兩年后的10月畢業(yè)的課程,但是10月畢業(yè)的話,找工作時有諸多不便,所以并不多見。

  秋季考試的結果通常在年底以前就會放榜,因此,在安排報考學校的時候,就可以事先留意哪些學校有設置二次招生的規(guī)定。這樣,除了增加考試的機會外,也可以降低萬一秋季考試不幸落榜時的風險,秋試不成,可以在參加同校或他校的春試。不過,有些學校會視第一次招生的結果,來決定第二次招生是否要舉行,或者做名額上的調(diào)整。

  

此外,如果您對移民、置業(yè)相關服務感興趣,您可手機訪問:澳際移民置業(yè)官網(wǎng)http://immi.aoji.cn/

通過上述內(nèi)容講解,希望能幫助同學們更好的了解【研究生留學】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最新動態(tài)。想要咨詢更多最新【研究生留學】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留學相關問題,可隨時咨詢我們專業(yè)的出國留學高級顧問老師。溫馨提示:了解最新出國留學動態(tài),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添加海外顧問老師微信。

以上就是有關【研究生留學】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的相關內(nèi)容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對此如果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關注澳際留學網(wǎng)相關資訊或咨詢專業(yè)的顧問老師。

【研究生留學】日本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有哪些內(nèi)容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如果本網(wǎng)轉載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權請發(fā)郵件至jinglanghua@aoji.cn,我們將第一時間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盡快妥善處理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