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美國學生:不做義工就別想申請好大學

2017/06/28 18:13:14 編輯: 美國 瀏覽次數:229 移動端

美國一些學校對學生做義工有明確要求:高中生能否獲得畢業(yè)證書,除了學分、成績等要求外,還必須無償地為社會服務60個小時,每做20個小時可以算1個學分。美國人似乎有一種共識:不做義工,就得不到社會尊重;在這種氛圍下,美國學生就形成了一種認知:不做義工,就別想申請好大學,更難以進入名校。

學生們在做義工時,都會得到一份憑證。我們會習慣地問:會不會有人做手腳,比如只做了半小時,卻登記上兩個小時?或者找個 關系戶 ,本來沒有做,卻也得到了做義工的記錄?

美國一些學校對學生做義工有明確要求:高中生能否獲得畢業(yè)證書,除了學分、成績等要求外,還必須無償地為社會服務60個小時,每做20個小時可以算1個學分。 推薦閱讀:

美國學生的義務服務多種多樣:去救助中心為無家可歸的人做飯,向他們分發(fā)食物;在一些十字路口,學生們提著塑料桶,為殘疾人募捐;到紅十字會的救助中心,為無論國內國外的某個災區(qū)進行義捐義賣;參與拯救瀕危動物活動;加入海外志愿工作,去不發(fā)達國家支教任務或教災區(qū)孩子學英語等。2008年中國四川地震重災區(qū)的北川縣,就接待了一些 小老外 。他們在那里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做了一個來月的義工。很多高中或大學還為在美國志愿隊里服務過的學生提供補助、學分或其他援助。

整個申請過程近乎苛刻。首先要滿足每周10小時的義工服務時間,而這個醫(yī)院距離她所在的學校坐車往返要3個半小時。其次申請過程復雜繁瑣,先要電話面試,然后本人要前往醫(yī)院與義工主管面試,說明自己做義工的初衷和特長。面試一周后如得到肯定答復,則需在兩周時間內、分兩次注射免疫疫苗(均需自付)。這既預防義工本人帶病傳染給患者,亦保護義工本人健康。等到一切手續(xù)辦完,義工到醫(yī)院報到時,還需要為期一天的詳盡培訓,簽署冗長的義工行為準則。準則事無巨細,面面俱到,甚至包括在醫(yī)院期間不允許噴香水,以防患者過敏。

美國絕大多數醫(yī)科大學招生有明文規(guī)定:如果申請入學的學生沒有在醫(yī)院或養(yǎng)老機構做過一定時數的義工,無論你的成績多好,都不會予以考慮。因為學校認為學醫(yī)的人首先要有奉獻和服務他人的精神。

有數據顯示,半數美國人平均每年花在做義工上的時間約有100小時,這相當于美國1.5億人,每三到四天就會去做1小時的義務社會服務。許多美國人認為 服務的責任始于個人而不是政府 。這幫助學生確立了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即使有點強制性,至少起到 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 的效果。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形成一種個人習慣,一種社團責任,一種道德準則,一種社會風尚。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