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揭秘美國大學評分體系

2016/07/20 12:48:31 澳際教育 編輯: 瀏覽次數(shù):1177 移動端

揭秘美國大學評分體系

  概括來說,美國大學對學生的評分考核方式大體上包括考試(Exam)、寫作(Writing)、家庭作業(yè)(Homework)、課堂講演(Presentation)、課題設(shè)計(Project)、課堂參與(Participation)等幾部分。
  第一類-考試(Exam)
  考試花樣多,主要包括月考(Test monthly or by module)、期中考試(Midterm Exam)、期末考試(Final Exam)和當堂測驗(Quiz)等幾種。
  基本上每門課都會有當堂測驗。一般每次測驗5-15分鐘可以完成,根據(jù)教授的教學安排,可能每學完一章節(jié)測驗一次,可能每個月抽一節(jié)課測驗一次,不固定。
  大Boss是下面這些——每門課至少一個月有一次的正式考試,稱為月考,一般是學習完三四個章節(jié)就會考試。而期中考試一般是開學兩個半月后的考試,難度比月考稍微大。當然啦,有的老師就不區(qū)分月考和期中考試,反正每個月都要來一次就對啦。
期末考試一般在學期的最后一周,即苦逼的Final Week。有的教授會考察本學期所學的全部內(nèi)容,有的只考察月考后新學的內(nèi)容。美國很常見的是take-home test(帶回家做的考試),但是即使帶回家的考試出現(xiàn)作弊情況也照樣會被懲罰。
其實大家剛開始也會覺得開卷考試好開心,但是后來才發(fā)現(xiàn),take-home才是真正虐狗。因為教授采用Take-home Exam的形式,是希望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有深刻的理解,希望看到獨特的觀點。
  Take-home exam允許學生們根據(jù)教材、課堂筆記或其他相關(guān)材料回答問題,但要求必須在試卷上用正確引用格式引用(citations);同時學生不可以和除了老師、助教以外的人討論考試內(nèi)容,否則即屬于作弊行為。
  總結(jié)一下,一個學期(美國大學每個學期一般為15-17周)下來,每門課至少有4次大考試和不定次數(shù)的小考試,每次考試占比按照教授的個人安排而不同,但相對來說考試是所有考核方式中占比最大的。
  第二類-寫作(Writing)
  第一種,寫作文、短評、論述等各種文章統(tǒng)稱為Essay,通常是篇幅2-3頁的文檔,就教授所給的話題或問題寫出你的論述,這是最常見的一類作業(yè);稍微偏文科性質(zhì)一點的學科,寫這種essay就是家常便飯。
  第二種寫Paper,指論文比如課程論文,一般都是10頁以上,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做規(guī)范研究,在論文中也需要用規(guī)范格式。
  第三種Journal日志或隨筆,可以看作小作文,一般是1-1.5頁,不常見,我來之后也只有英文寫作課初期被要求交journals。
  第三類-家庭作業(yè)(Homework)
  家庭作業(yè)一般是教材每章節(jié)后面的練習題,老師從中挑選一部分讓大家回家做,下節(jié)課交。我本學期在家庭作業(yè)方面最嚴格的一 門課就是微積分III,每一節(jié)課,只要是學了新課,課后必有作業(yè),不會做的問題要在下一次課前去問他,如果交上的作業(yè)還有不會的或錯誤,就會被扣分。
  第四類-課堂講演(Presentation)
  除了各種各樣的筆試,presentation要求學生對某一話題進行一個小型講演。一般每次presentation按課程要求不同,有小組完成的、有要求個人完成的,每次10-20分鐘不等,需要對所講主題清晰而完整地做一個呈現(xiàn)。
  第五類-課題設(shè)計(Project)
  課題設(shè)計通常要求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對一個課題進行提前設(shè)計展開深入研究,一般這項任務(wù)需要一整個學期的時間來完成,在學期中需要按期向老師反饋研究進度,教授跟進指導,在學期末時需要向全班同學做一個結(jié)果報告和講演。所以其中會包含research、paper、report和presentation等內(nèi)容。
  第六類-到課與課堂參與(Participation)
  在美國,到課與課堂參與都占一定比例的分值,逃課也是被扣分的。雖然教授們一般不會在這一塊為難學生,但一定要清楚了解教授個人的要求,是允許兩次無理由不到課還是每次不上課都必須給出合理的理由。課堂上積極參與以及發(fā)表看法是會加分的。
  有的教授會給你講課的任務(wù),或者要求你參與一個與課程相關(guān)的論壇活動講座等,都記在課程考核內(nèi)??偠灾?,只要是教授給你的任務(wù)都算作是在評分體系內(nèi)的,該門課程的最終得分就是以上所有得分的加權(quán)平均值。
  正因為這樣的評分考核體系,平時考試作業(yè)多,期末考試的評分占比并不大,最多20%。一般來說,期末只要正常復習,考試正常發(fā)揮,不需要像在國內(nèi)一樣考前三天除了睡覺就是復習。
  其實我很感謝這個細致繁瑣的評分體系,它看重你每一次的表現(xiàn),而不是期末一次。它看重你每一天的學習質(zhì)量,而不是考前三天的突擊質(zhì)量。它看重你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你記憶的能力。它看重你全方位的參與,而不是只會考試。來美國的這些年,真的在學校收獲了很多,感恩!
?

相關(guān)留學熱詞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