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閉

澳際學(xué)費在線支付平臺

留學(xué)意大利之物價問題

2012/12/04 11:10:15 編輯: 意大利 瀏覽次數(shù):296 移動端
??? 在國內(nèi)的時候我們看報道,歐元的匯率比我們高很多,但是他們的物價同樣比我們高很多,所以實際的消費水平是差不多的。但是,來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并不完全是這樣。不同種類的商品其實相差懸殊,對于我們中國擅長的輕工類產(chǎn)品,他們的價格的確要高,但是對于技術(shù)含量更高的電子產(chǎn)品,其實幾乎是一樣的。最便宜的手機大概70-80歐元,最便宜的電視大概100歐元,一臺筆記本大概1000歐,這些按照匯率計算,和我們的價格的確接近。但是,人家一個工人一個月掙一千塊,就算我們一個工人一個月也有一千塊,可是人家可以買十幾個手機,十臺電視,一臺筆記本,我們呢?不容呢!但是,看著商場里的那些衣服棉織品之類的東西,又不免慨嘆,真的很貴,還是我們中國物美價廉。
  起初在國內(nèi)都以為,西方人常吃肉,這里的肉應(yīng)該比蔬菜便宜。實際上并不盡然,最便宜的豬肉大概要四歐元一公斤,牛肉更要十幾歐,而魚類海鮮更是貴的不敢買。這里的水果倒是很劃算,最便宜的蘋果,一歐元可以買三公斤。青菜普遍要一塊多一公斤,算成人民幣還是讓人心疼得很。更要命的是,中國人最離不開的蒜、姜、花椒、大料,在這里成了奢侈品,只有中國店里高價供應(yīng),真是讓人叫苦不迭,但是沒辦法,誰讓你接受不了西方飲食,離不開這東西呢?
  有的時候,一些商品的相對價格比例,可能與我們有很大反差,反而讓人有些驚詫。一瓶1升的色拉油大概8毛多錢,可是一張公共汽車票要1塊錢。一瓶色拉油甚至不如一張汽車票,究竟是油太便宜還是車費太貴?讓我想起來,前兩年在國內(nèi),聽說食用油要漲價,大家瘋狂的搶購儲備,人們對于油的親切,可能真是西方人不能比的。
 ?

相關(guān)留學(xué)熱詞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