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790分的吶喊 GMAT考試全科目備考心得.
GMAT考試的備考過程,也是考生們自我磨練、自我提升的過程。GMAT考試高分的來之不易,也只有備考的同學自己才能體會的到。下面就來分享一下790分的GMAT備考心得,以供參考。
他鄉(xiāng)日暮, 斜陽掛低樹. 園徑深處, 秋蟲似泣如訴, 落紅悄然舞. 掩朱戶, 思來路, 淚濕羅帕情空付, 最是愁苦, 望海難渡.
序 (心情篇)
自考完G, 嘗試撰寫總結, 卻欲言又止, 欲說還休. 春去秋來, 那些日日夜在我的回憶里慢慢沉淀, 化做心中最柔軟的一快印記, 最婉約的一段旋律.
如果你想從我總結里找出一條捷徑, 那我勸你還是別浪費時間. 以下的文字除了寒窗苦讀, 別無他法. 如果你愿意踏實勤奮, 那我鼓勵你: 立定心志, 勤勉為懷, 只要方法得當, 700分只是時間問題. 在我準備GMAT期間, 時不時讀N人心經. 每每看到“10天/20天/一個月...7++” 之類的文字都視而不見. 請原諒我的冒犯. 我相信確實有這樣的N人, 但我一直對自己說: 這不是我的. 我天生資智平平, 無所夸口, 唯靠勤奮. 從第一天起, 便斷了走捷徑的念頭. 別人聰明可以輕易成事, 我投機只會兵敗如山. 放之四海, 澳際酬勤, 我本從容自從容.
為考G, 我總共哭過三次. 第一次, 讀了4遍OG做大全, 結果體無完膚, 淚如雨下. 第二次, 長智齒, 腫到不能吃飯, 只好去拔牙. 醫(yī)生給了一瓶止痛藥, 吃完為止. 他告訴我吃了這藥不能開車, 因為會神智不清. 我怕影響做題感覺, 沒有吃過一片. 含著滿嘴的棉花堅持看書, 每半個小時就要換一次棉花, 每次換的時候一漱口就是滿口的鮮血, 鉆心的疼, 潸然淚下. 第三次, 考之前半個月做GWD, 每套只錯4個, 但做到天山的一套題錯了12個, 當時離考試只有21天, 泣不成聲…... 我寫這些只想告訴大家: 我也經歷過掙扎, 我也受到過挫折, 我也不是沒有氣餒過, 但GMAT值得我為其付出, 因為我和你一樣, 都是追夢的夸夫.
支撐這些平白文字的是那份無悔的執(zhí)著.
正文 (備考篇)
我的verbal拿了滿分. 其中確實有幸運的成分. 我沒有碰到一題GWD里的爭議題, 考試的時候每一題都有十足的把握, 與ETS心意相通. 我的材料其實少而又少, 原則就是: 精做題, 做精題. 對我而言, 考試的過程是一個把信息簡化的過程
語法
材料: OG + GWD
語法到最后是我的最強項. 我曾經讀完OG后做大全, 但感覺效果不好, 于是又重新回到OG. 如果我告訴你我OG讀了幾遍, 你一定不相信: 19遍. OG我從來沒有離過手, 在遠行的日子里, OG也隨著我四處漂泊. 我曾經跟一個G友說: OG是我的初戀, 我把他的缺點也愛了進去. 在枯燥的, 一遍又一遍的反復閱讀過程中, 你會愛上他, 也能領悟ETS的精意. 我到最后看到任何一題都可以背出ETS的解釋, 從corrective到fective. 做GWD, 我語法幾乎不錯. 考試時, 每一道語法題我都能看見OG的影子, 好象按照ETS的思路給考題提供標準答案.
平時復習SC的方法絕對不是考試時做題的方法. 平時字斟句酌就是為了培養(yǎng)一種條件反射的能力, 到考試時迅速排除. 我??甲鯣WD語法的平均時間不會超過30秒一題. 前10題里的語法我會故意放慢速度, 逐一看過, 但到后面, 特別是20題以后, 不會多于30秒. 考試時候的方法就是前3詞, 尾3詞, 再中間. 很多題目都可以靠這6個詞解決, 大概只要20秒, 因為分別2/3split以后就只剩下一個了. 下面我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
GWD24-13
Vivien Thomas, who had no formal medical training, in struggling against overwhelming odds, he became a cardiac surgeon and eventually to receive an honorary doctorate fro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 who had no formal medical training, in struggling against overwhelming odds, he became
B) having had no formal medical training, in struggling against overwhelming odds to become
C) who, having no formal medical training, he struggled against overwhelming odds in becoming
D) who, having had no formal medical training and struggled against overwhelming odds, became (E)
E) who had no formal medical training, struggled against overwhelming odds to become
這道題上來就可以用having排除BCD, 而A后面又重復主語引起一個新的句子(我把它稱之為”主語綴述”). 這道題對我而言, 10秒之內就可以解決. 當然, 如果不放心, 仔細看可以發(fā)現(xiàn)A前半句的結構dangling, 但我不會過多糾纏, 一般如果能靠6詞確定就move on, 不行再看中間. 我在考場上做的語法題, 特別是前面的, 都很長, 我基本上都在30秒解決 (前10題除外). 其實語法點就那些, again, 把信息簡化. 看透出題思路, 靠排除 對癥下藥. 當然, 這樣的方法總會有例外, 但我覺得花再多的時間也許可以找出為數(shù)不多的錯誤, 但margin不高. 很幸運的是, 我考試的題目沒有特別反常規(guī)的思路.
邏輯
材料: OG + GWD + FEIFEI 135
復習剛開始, 我覺得邏輯是我的致命傷. 天生不是理科出身, 缺乏邏輯思維. 后來發(fā)現(xiàn)GMAT的邏輯思維要求并不很高, 思維的嚴密性遠不及LSAT. 我做feifei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邏輯常規(guī)思維, 如果你的邏輯思路可以應對GMAT, 其實不做也罷, 我后來也再沒有復習過feifei, 那種感覺培養(yǎng)起來以后就可以應付GMAT了.
“無關”在GMAT的邏輯里是最有用的一樣法寶. 其實OG205道邏輯解釋通篇都在告訴你什么是無關, 仔細閱讀就能掌握ETS的思維方式. 我在考場上做邏輯相當快, 比做GWD還快, 因為無關選項都很明顯. 對我而言, 邏輯題的難度并不在提干本身, 而是在選項. 如果選項無關的很明顯, 提干再難也不怕; 但如果選項很迷惑, 我花的時間就比較久. 無關有以下幾種類型: 1) 無故牽扯集合以外的樣本; 2) 無故將完整的集合分成子集加以比較; 3) 無故牽扯提干以外的時間范疇; 4)直接與結論無關. 還有要注意的就是在邏輯里一些很模糊的詞, 如果出現(xiàn)就要注意, 雖然有時侯是正確選項, 但因為這些詞比較不具代表性或比較主觀, 應引起重視. 概念模糊的詞: some, many, certain; 主觀: willing to, interested, aware.
我寫完JJ, 有些朋友跟我聊天, 說我的邏輯JJ很簡單. 其實我的邏輯題目都很長, 很大的閱讀量, 特別是boldface, 加上答案滿滿一屏. 還是我說的 --- 簡化信息. 從一開始做邏輯, 我就逼迫自己讀完提干, 腦子里要把前因后果抽象成一句話. 如果不這樣, 讀完一道邏輯題, 似乎都讀懂了, 可根本就不知道題目的來龍去脈, 如何做題! 我之所以能回憶起比較多的邏輯JJ, 而且能夠把它們簡單的陳述出來, 離不開平時的操練, 能夠把復雜的東西簡化是做邏輯的一種能力. 其實GWD的邏輯, 大部分題目如果讀懂了, 試著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 誰都能做對. 到后來, 我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 就是邊讀邊理出前因后果 (邏輯的結論很重要), 然后選項是否無關自然很清楚.
閱讀
材料: OG + GWD
閱讀是我的強項. 個人背景: 我在美國一所不錯的大學念本科, 英語基礎不錯, 平時的閱讀量相當大. 自認為閱讀應該不是問題. 可剛開始做OG, 正確率卻上不去. 總結了一下, 發(fā)現(xiàn)原因在于GMAT的閱讀要求的是精度, 而我一般讀教材都是泛讀. 我上的課進度非??? 幾乎一節(jié)刻就是一個章節(jié), 每本書最少也是600頁, 而且都是那種大開面的, 根本沒有時間細讀. 基本上就是翻一下提綱, 挑幾個例子看, 然后就做題, 碰到不會做的題目再回去看書. 平時專業(yè)課考試看長case也是匆匆而過, 沒有什么tricky的題目, 不象GMAT迷惑選項比比皆是. GMAT的閱讀是要靠技巧的, 歸結一點: anticipate the change. 不要被作者牽著走, 要感覺出作者行文即將發(fā)生的變化. 我再重申一次: 簡化信息. 一篇閱讀, 特別是長閱讀, 沒有訓練之前, 通常讀著讀著, 慢慢的我就會lost my concentration. 雖然讀懂了, 卻好象是在讀報紙, 有口無心. 要時刻集中精神, 培養(yǎng)短時間內的記憶能力. 無論作者做了多少引申, 都要屹立不動, 時刻知道自己的track在哪里. 牢牢把握行文的骨干, 任何時候你都能體會作者即將做出的轉折啟承. 我認為憑OG和GWD, 閱讀材料其實已經足夠了, 好好利用, 足夠培養(yǎng)出很好的閱讀技巧. 練到想吐還不夠, 要吐到習慣. 我在考場上幾乎知道ETS下一句話要說什么, 會怎么說. 后來我在寫JJ的時候, 那些閱讀仍歷歷在目. 把信息簡化, 隨著邏輯的思路走, 想忘掉都很難.
數(shù)學
材料: OG(DS) + FEIFEI + GWD + JJ + 陳向東
數(shù)學沒有拿到滿分, 給國人丟臉, 也沒有什么發(fā)言權. 在美國念了本科, 用計算器用的腦子生銹, 雖然高等代數(shù)是我必修課, 但跟那些美國人在一起, 聽他們提著弱智的問題, 自己也變的很弱智. 所以數(shù)學不敢掉以輕心. 我feifei做了3遍, OG(DS)做了一遍, 把錯題看了一下. GWD數(shù)學就當模考做, 因為不想只做verbal --- 以此培養(yǎng)自己的抗疲勞能力. 陳向東的書我用來當參考書, 如果概念模糊就翻一下, 復習強化. 另外, 我整理了今年7月上半月的JJ, 幫助很大, 做題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去年8月和今年8月的JJ我總共做了2遍, 到最后熟到看了題目就知道答案. 可數(shù)學還是沒拿到滿分. 遺憾? 是有一些, 但我盡了全力, 這就夠了.
AWA:
今天剛受到AWA的分數(shù), 6分. 春風得意馬蹄急.
我的作文開始并沒有很用心準備. 自認為做了無數(shù)的presentations, 寫了無數(shù)的reports, 交了無數(shù)的projects應該沒有問題. 可后來聽說在美國考GMAT, AWA的評分會比較嚴, 而且身邊一個NN的美國人AWA只拿了5分, 就不敢蒙混過關了. 但總的來講, 作文是我各部分里花的時間最少的.
我沒有參考CD的模版, 而是自己做了一個, 借鑒了七宗罪, 但基本上全部改寫, issue更是改頭換面. 我有個比較特別的方法, 就是首段和尾段全部固定. 很多人建議首段要提供正文的map, 尾段要重申上面的內容. 我并不這么想. 首先, 要在30分鐘內寫出500字的文章已經不容易, 還要為了改寫冥思苦想, 得不償失; 但如果不改寫, 語言的貧乏一定不能獨樹一幟. 所以我兩篇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在模版里就已經完全固定, 只不過首段把問題restate一下, 這個工作量不算什么. 我在考場上先把頭和尾完成, 而且保證沒有錯字, 這樣就可以一心寫正文. AWA內容的豐富性非常重要. 我的argument和issue正文都各寫了4段. 首尾兩段 (總共150個字左右) 在5分鐘內解決之后, 中間內容的填充就比較從容. 另外, 各段我先不展開, 只是一些理論的東西, 萬一時間不夠也可以獨立成段, 而且看起來內容還是很多樣. 時間還多就聯(lián)系題目說明并拓展. 我一直寫到只剩下5分鐘, 再檢查拼寫. 兩篇essay都有500字以上.
作文還是要靠準備和練習. 英語是我的第二語言, 比寫作我肯定比不過美國人, 但他們AWA的分數(shù)滿分卻不多, 所以我們并不處在劣勢.
跋 (G外話)
終于, 人生的一個階段落下幃幕. 有所得亦有所失.
自己的競爭者應該是自己, 只跟自己的過去比, 不要跟別人的現(xiàn)在比.
790跟750其實沒有本質區(qū)別, 只不過比較幸運, 沒有遇上自己的克星題目. GMAT的成績并不代表全部, 人生也不僅僅是GMAT. 我的一個教授是個大N, 美國auditing的 the code of conduct 的撰寫人之一, Harvard畢業(yè). 但他告訴我他本科的GPA只有3.0, 他的GMAT不到700. 可他是個絕對聰明的人, 聽他的課會聽到我不想下課. 如果你有實力, GMAT只是你眾多機會中的一個, 不是唯一.
我一直在思考, 我們中國人那么聰明, 可以把一個考試鉆研的如此透徹, 分數(shù)高到令美國人乍舌, 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卻依然是發(fā)展中國家? 其實, 美國學校錄取很大程度都是按比例來的, 也就是說即便中國人的成績擠滿了前50名, 他們收的中國人就那么些. 我們的聰明才智, 令一個外國人審核我們的考試不攻自破, 而我們笑傲江湖, 鄙視ETS的結果就是去他們那里繼續(xù)深造……請大家不要誤會, 我絕對尊重勤奮的精神, 尊重知識的可貴, 同為華夏子孫, 我深深了解因知識的貧瘠而滋生的愚民政策, 但心系中華的我們, 可否將我們智慧與才能, 哪怕是一小部分, 獻給5000年源遠流長的古老文明呢?
以上就是GMAT考試790分的經驗分享,考生們可以適當借鑒,并根據(jù)自身的情況總結出一套合理的GMAT備考方法,從而在GMAT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相關鏈接:
1.成功沖擊GMAT考試所必須的個人素質
2.GMAT考試真人秀:上機體驗
3.概述GMAT考試各科應試技巧
想要獲得更多咨詢服務點擊進入 >>>>有問題?找免費的澳際專家咨詢! 或聯(lián)系QQ客服: ,也可以通過在線咨詢處留言,把您最關心的問題告訴我們。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www.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