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雅思閱讀:比較邏輯關系.
因為雅思閱讀是需要積累的一項語言能力,需要對詞匯、句法、乃至常見文章寫法和思路都要有一定的掌握,以下即是雅思閱讀并列邏輯關系的介紹,希望能給大家的閱讀理解帶來幫助。
雅思閱讀到底考我們什么?詞匯?語法?篇章結構?推斷能力?
毫無疑問,但凡學過雅思的人都知道,雅思閱讀不考語法,也不單純考詞匯,但是詞匯量越大,語法越好,讀起文章來就越輕松,做起題來就越得心應手——特別是對于填空類題目更是如此。那么是不是意味著,詞匯量大,語法很好,就能夠輕松拿到高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英語博士們不是個個都能做滿分的,但是普通大學生,甚至是高中生,也有可能拿到高分。我的學生里,有高中生考到了7.5,甚至8.5的。那這里面的奧秘又在哪里呢?一個學員在有了詞匯、語法的基礎上怎么才能向高分發(fā)起沖刺呢,這里我們要探討就是雅思閱讀考試里面所隱含的邏輯關系,理清了這些邏輯關系,搞明白了文章和題目的基本思路,那么許許多多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雅思閱讀里隱含的邏輯結構林林總總,但是大致我們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我們叫做雅思閱讀四大邏輯關系:并列邏輯關系,轉折邏輯關系,比較邏輯關系,因果邏輯關系。
這四種邏輯關系不僅涉及到了題目的半壁江山,而且對于理解一篇文章,或者段落的某些句子具有重大意義,接下來,我就講一一分解它們,希望能給學習雅思閱讀的同學一些啟示和參考。
首先我們來看并列邏輯關系。
這可能是這四種邏輯關系里面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一種,對于很多同學來說,無外乎就是and, or這兩個詞,因此可能覺得毫無探討價值,那么我們先來看一道題吧。這是《劍5》第二套題的最后一篇文章:The Birth of Scientific English。這篇文章后面有一個總結題,其中第30題和31題是這么表述的:
In Britain moreover, scientists worried that English had neither the 30 ________ nor the 31 _______ to express their ideas.
按照傳統的解法,我們肯定首先定位Britain和English,當然我們參考一下上一題的位置,大概能定位到文章的某個段落,但是如果你去找neither…nor…的結構肯定是找不到的,而且文章里面關于“英國”和“英語”這兩個詞是反復出現的,屬于高頻詞匯之一,所以我們不妨換種思路,去尋找neither…nor…背后隱含的邏輯關系,用這種邏輯關系來定位,就會發(fā)現答案其實是信手拈來。那么這種邏輯關系是什么呢,正是我們這里要探討的并列邏輯關系,這是對兩個東西的并列否定,那么在文中這種并列關系又體現為什么呢,我們很容易就能對應到文中49頁第二段里的這個句子:First, it lacked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vocabulary. Second, it lacked the grammatical resources required to... 我們不難看出,文章中的并列邏輯關系體現為first,second所列舉的事物。這就是并列邏輯關系給我們解題帶來的好處,而這種隱含在題目與文章中的并列邏輯關系是我們并不熟悉的,或者從未意識到的,接下來,我把我們在雅思閱讀中常用的一些其它表并列邏輯關系的詞組總結如下:獲得更多雅思考試咨詢點擊進入>>>>澳際免費咨詢顧問或聯系QQ客服:
As well as,as well,furthermore,moreover,both…and…,either…or…,neither…nor…,also,too,not only…but also,first…second…third…,finally等等,當然分號“;”也是一個確鑿無疑的表示并列結構的連接符號。
上面的一些詞嚴格地從語法上來講,應該歸入為補充關系,但是為了便于學習和講解,我們都將他們算作并列邏輯關系,這種粗略對應既能加快我們都閱讀速度,又能提高做題的準確性。
并列邏輯關系詞在填空類題目里是運用最為廣泛的,無論是總結題,還是句子填空、表格題、流程圖等都能看見這類詞的體現,比如《劍5》41頁的流程圖里,第5題和第6題都要通過尋找并列邏輯關系來找到答案,再比如《劍4》25頁,關于海豚的那個表格題,從19題到21題都可以運用并列邏輯關系來求解。
我們再來看這么一個例子,這是《劍5》第二套題的第1-3題,這是一篇關于人造樹膠Bakelite的一個短小精悍的總結。我們來看其中的第三空,題目是這樣的:
There were several reasons for the research into plastic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mong them the great advances that had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3_____ and the search for alternatives to natural resources like ivory.
首先我們要明確這里需要填的肯定是名詞,因為空格位于介詞之后,對于詞匯量有限的同學來說,至少我們知道nineteenth century是可以用來定位的,當然另一個重要的定位技巧就是里面的并列邏輯關系,因為在空格后出現了and,對于需要通過并列邏輯來推測時,自然我們需要知道與之相并列的成分是什么,然后把該成分也作為定位參考。這樣我們除了有19世紀作為定位詞外,我們還要看search for alternatives to natural resources like ivory這部分內容。按照詞性劃分,首先要選取名詞,那么大家自然想到的是alternatives,但是這個詞對于大對數同學來說是個陌生詞,完全不知道意思,因此就算文中出現了其替換詞,我們還是完全沒有意識,因此我們應該選擇一個不大會被替換的名詞,那就是like之后的ivory,雖然95%以上的學生都不認識這個詞,但是放在了like之后就表明這個是例子,那么例子就很可能是個專有或者特殊名詞,被替換的幾率就很小了,定位起來就方便多了,于是我們就會在文章中找到這么一段文章: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impetu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early plastics was generat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 immens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domain of chemistry, coupled with wider cultural changes,and the pragmatic need to find acceptable substitutes for dwindling supplies of ‘luxury’ materials such as tortoiseshell and ivory.
雖然ivory之前也有一個and,但是很顯然這個and只是連接了兩個作為例子的東西,和題目里的連接成分完全是兩回事,于是我們可以確定答案應該在中間那個and之前,而coupled with wider cultural changes,作為插入成分,把它去掉并不妨礙我們的理解,因此可以肯定答案就在immens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domain of chemistry這句話里。很多人都不認識domain,但不妨礙我們發(fā)現兩個句子的相似之處: in the field of ____和in the domain of chemistry。這樣最終的答案就被我們鎖定為chemistry。
在這里我們只是簡單探討了一下這些并列邏輯關系詞在雅思閱讀中的運用,在之后的文章里,我們將分別探討比較邏輯關系、轉折邏輯關系、因果邏輯關系,希望通過分享這些閱讀中的小竅門,能對大家的閱讀能力和應試能力都有所幫助。
備考雅思閱讀時怎樣提高閱讀理解的精確度呢?關鍵在于分析雅思閱讀文章的句子,抓住句子主要信息,找出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閱讀文章理解能力才能夠有所提升。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www.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