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美國貴族寄宿學校的取舍標準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起飛、中產(chǎn)階級的壯大,越來越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早早地就把孩子送到美國的寄宿學校,為的是孩子將來申請時能夠先聲奪人,不至于 輸在起跑線上 。2011年,布隆伯格新聞報道揭示,2005 2006年度,只有65位中國學生就讀于美國的私立高中;2010 2011年度,這個數(shù)字猛跳到6725人,5年間上升一百多倍。然而,在這股瘋狂的潮中,意想不到的問題接踵而至。
格羅頓這類貴族寄宿學校,早期也是盎格魯薩克遜白人清教徒統(tǒng)治精英的子弟學校和常青藤的主要生源地。但從20世紀開始,隨著公立高中崛起,平民子弟紛紛加入競爭。在常青藤錄取的學生中,來自這些貴族寄宿高中的學生素質明顯不如公立學校的學生。那是個拼爹的時代。你上得起這些貴族學校,就上得起常青藤,甚至老爹還能給常青藤捐款,沒有人敢得罪。功課不好,學??偰芨咛зF手。這套規(guī)矩,雖然不斷受到挑戰(zhàn),但一直維持到60年代中期布什進為止。
我因為有近水樓臺之便,2012年,我曾帶著年僅12歲的女兒到格羅頓訪問。雖然說好只是隨便看看,并沒有決定要申請,但學校極為認真,不僅給安排了個人導游,而且分別讓我和孩子接受了面試。
我為此請教了一位麻省理工出身的咨詢業(yè)人士,他簡單明了地給我描述了美國亞裔小生的歷史。僅僅在幾年前,韓國人還絕對占據(jù)主流地位。他們與中國人一樣,注重應試教育,對常青藤發(fā)瘋,有了錢就早早把孩子送到格羅頓這樣的貴族高中,為將來上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做準備。韓國的父母對此也特別在行,這從他們的衣著打扮上就能看出來:衣冠楚楚,言辭舉止得當,頗得校方喜歡。但是,韓國學生熱最近幾年明顯退潮。究其原因,除了我在前面提到的之外,韓國本土確實有幾所精英高中,是常青藤的主要輸送學校。孩子就算以后要進常青藤,也未必一定先到美國來。
許多中國家長和他們所依靠的,最初對于這種 給多少錢都不要 的學校顯然心理準備不足,孩子一被拒,就陷入 美國去不成了 的悲觀情緒中,開始饑不擇食。這就給許多次層級、低層級的私立寄宿學校提供了機會。
我們不妨用前面所說的6725人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在美國,和格羅頓這種一流水平相當?shù)募乃迣W校最多也就二十所。這些學校都非常注重多元性,不可能從某一個國家集中招收那么多學生。假使每所學校招收六七位中國學生,充其量也就一百多人。這意味著95%~99%的中國學生恐怕都和一流寄宿學校無緣,只能退而求其次。這就使對美國私立寄宿學校不熟悉的家長和學生面臨著巨大陷阱。畢竟,中國人對常青藤、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等都多少還有點知識,對格羅頓等一流寄宿學校也有所耳聞,但對于次優(yōu)的私立學校,則基本是兩眼一抹黑。輕而易舉就可以把很糟糕的學校包裝成次優(yōu)的學校推薦給學生和家長。單純指責欺詐騙錢有時也不公道,因為有些學校連自己也不懂。我在大學教書時,就偶爾能碰到在美國私立高中畢業(yè)的中國學生,其表現(xiàn)并不比直接從國內出來的好,有的反而更差。有一位學生告訴我,他就讀的高中處于極為偏僻的落后地區(qū),犯罪率很高。他剛進校時,一個年級有十幾位中國學生,等到畢業(yè)時,中國學生已經(jīng)占了一半以上。
中國學生紛紛涌向美國寄宿學校,和美國主流社會中寄宿學校的退潮又形成鮮明對比。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心理學中的依賴理論在美國越來越深入人心。這派心理學家認為,牢固的親子紐帶是孩子一生成長的心理和感情基礎,為了學業(yè)而犧牲這種紐帶,往往得不償失。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感到,這么早就把孩子推出家門放到寄宿學校中,對父母和孩子雙方都不好。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許多寄宿學校開始招收日讀生。另外,美國的義務教育制度雖然相當破敗,但富人區(qū)大致能夠維持一流的公立教育。有些房價甚高的好學區(qū),其教育質量幾乎可以和一流的寄宿學校比肩。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何必一年再多花四五萬美元上私立學校呢?
總之,到國外上寄宿學校,只適合很少一部分家庭和孩子。如果能有去格羅頓這種學校就讀的機會,確實不應該輕易放棄。但是,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家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教育能力,參與孩子的成長,甚至和孩子一起學英語,這恐怕是更便宜、更有效,也更有感情回報的路徑。
Amy GUO 經(jīng)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wǎng)站(www.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wǎng)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wǎng)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wǎng)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wǎng)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