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2017年美國留學 大一新生第一周該干啥

2017/06/10 07:48:27 編輯: 美國 瀏覽次數(shù):319 移動端

  美國留學大一新生應該如何快速適應留學生活呢?大部分美國大學實行學期制,分為春秋兩個學期。8月中旬是秋季學期開學的高峰期,新生入學的第一個星期不上課卻相當忙碌,頗為豐富多彩,有些不同于中國大學的做法。下面來看看美國留學大一新生第一周要干啥?

  國內經(jīng)常全家出動送新生入學,美國也一樣。家里有孩子、特別是第一個孩子上大學那是頭等大事,很多家庭會“傾巢出動”,老少幾代人開一輛商務車浩浩蕩蕩送孩子到學校。不過校園對于這批人一般不會完全陌生,這是因為美國人報考大學一般會去學校實地考查、學校也會安排教職工和來訪者談話,因此入學對于大部分學生家長至少是第二次造訪校園。

  美國大學一般要求低年級學生住校,高年級學生自行安排。因此,新生家長來到學校第一步莫過于把學生安頓下來,領取宿舍鑰匙把東西搬進來。

  第二天一般要注冊本學期的課程。很多美國高中生在附近的大學上課,這些學分一般會被這些大學承認,因此注冊課程過程并不簡單。這個時候學生一般會見到自己的指導老師,指導老師的責任是按照學生高中所上的課程量體裁衣幫學生參考什么課可以免修、什么課要加強。有時候,能否免修一門課會讓人傷腦筋。因為很多學校按照學分算學費,免修一門課程意味著省下不少錢,學生家長當然希望能夠免修,但指導老師卻不見得同意。為了減少紛爭,不少學校設有評估考試,考過了可以免修那門指導員和家長意見不合的課。

  美國大學生選擇專業(yè)很自由,在校期間可以輕松地換專業(yè),入學時也一樣。不過也許是因為太過自由,很多時候學生都不知道自己想學什么。一般這個時候學校會安排人員再次和學生交談幫忙定奪。不過總有那么幾個學生就是拿不定主意,那倒沒有太大問題,學校允許學生把自己當做“無專業(yè)人士”,先選幾門中意的課然后再慢慢想。

  落定宿舍、選完課程,大會小會是免不了。學生會被安排和學校、系領導以及教授見面。怎么開會各個學校各有特色,但是有幾樣一般是免不了的:至少有一個會是校長、各級領導和教授穿上各自最高學位畢業(yè)學校的學位服。美國各大學的學位服雖然格式差不多,顏色卻有些不同,不同專業(yè)、不同類型的學位顏色更是差別很大,因此臺上看上去真的是五顏六色一大片,煞是好看;會前一般會唱美國國歌,一般是一個領唱其他人跟唱;如果是和教會聯(lián)系緊密的私立大學,有時候還會有神職人員來禱告,公立大學必須政教分離,學校不得出面支持任何宗教活動。

  做完這些,一般就是周末,過了周末就要開始上課,很多學校會安排學生在此周末參加社區(qū)勞動,頗為類似于“學雷鋒”活動。新生會被安排到本地某些部門干些雜活。

  去社區(qū)勞動總得有人帶隊去,一般帶隊的是學校的教職工、已經(jīng)畢業(yè)的校友或者所在地的熱心居民也會來幫忙,這些一般是義務帶隊沒有報酬;不過很多時候會安排高年級的學生參加帶隊,學生領隊卻有頗高的報酬。當然,一般只有成績好的高年級學生才可以成為領隊,這也成了鼓勵新生好好學習的機會:今年各科都拿個好成績,明年就輪到你帶隊賺外快了。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活動不但得到接受單位的重視、學校的重視,有時候家長也很重視,大概最不喜歡的就是學生自己了。

  接收單位重視社區(qū)勞動很好理解,有人來免費干活總是再好不過的。而學校一般也把此類活動當做和當?shù)貑挝宦?lián)誼的方式,互相增進了解,有利于將來合作,說不定還能從那些單位得到些捐款。從教書育人培養(yǎng)學生的角度,學校一般希望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互相認識,在勞動中互相學習;更重要的是,一般接受單位總多多少少有畢業(yè)的校友,這些校友一般會是此次活動的接待人員,學校希望校友能關心自己的弟弟妹妹們,特別是他們將來找工作時能夠幫忙出主意、在各方面多多關照。

  家長重視“學雷鋒”活動除了以上原因外,還有個小秘密。很多美國孩子在家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樂意干活。但是大部分家長明白,人一輩子總是有很多活要自己干,特別是美國人工費用很高,很多人自己修車、修房子甚至建房子。在家不肯干、不肯學總得在其他地方學習,很多家長也就把這個當做驅趕自己孩子去干活的契機。因此,雖然很多時候活并不輕松,學生累得筋疲力盡、甚至受傷掛彩,家長都不會太有意見。

相關閱讀:

職場新人不成的幾點表現(xiàn)

美國留學生就業(yè)方向指導

美國高校的職業(yè)教育

直接獲取澳際名師服務點擊進入>>>>有問題?找免費的澳際專家咨詢! 或者通過在線咨詢處留言,把您最關心的問題告訴我們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