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年關注美國留學生心理健康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抑郁癥在2014年已經奪去了至少8名中國留學生的生命,但更多時候,很多來自外界的聲音還是會覺得,抑郁是因為融入不夠好,希望用各種“融入指南”來讓學生自己振作起來。但一樁又一樁因心理疾病造成的失控事件,正不斷提醒人們,抑郁這件事,絕不是患病者一個人的事,尤其對獨自留學異國的學生而言,以理解、陪伴和積極治療的方式陪他們走過灰暗時期,遠比堅持學業(yè)重要。
在《大西洋月刊》的這篇討論“大學生精神健康”的文章中,開頭便引用了今年1月因抑郁自殺的耶魯女孩王璐暢的悲劇。家長需要知道的是,即使是在對抑郁癥了解多于我們的美國,那些包括常春藤在內的頂尖名校并沒有更好的校內政策關注抑郁癥的孩子,相反,名校嚴格的請假、退學、復學制度只會讓無助的留學孩子隱瞞病情,導致悲劇發(fā)生。
逝者已矣。當外媒以嚴肅的態(tài)度譴責名校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時,外灘君覺得,國內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一些了解,對孩子“不高興”的情緒多一些關注。
2015年1月25日這一天,王璐暢最后一次刷卡進入她的住宿學院制學校。那天是一個星期天,很多耶魯大學學生都在圖書館埋頭苦干,緊張地準備下周的學習。兩天之后,主修數(shù)學的二年級學生王璐暢,在網上訂購了單程機票,離開紐黑文飛往舊金山。她并不打算回來。
1月27號周二下午1點26分,她在臉書發(fā)表了令人擔憂的信息,這使得她的同學和老師瘋狂地尋找她的下落。信息如下:
“親愛的耶魯大學:我愛這里。我希望有更多時間。我需要時間去工作,我需要時間去等待新藥物以治療我的病。但是學校不能滿足我這些。我承受不起離開學校一年或永遠退學。璐暢上?!?/p>
約五小時后,耶魯大學的院長Jonathan Holloway通過郵件通知全校王璐暢同學“明顯死于自殺”。
《耶魯每日新聞》的調查報告上寫到,一個憂郁的女子從金門大橋跳入舊金山灣自殺。雖然在橋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明顯屬于王璐暢的背包,但是加州海岸警衛(wèi)隊上找不到尸體,所以不能確定王璐暢是否已經跳橋。值得大家同情的是,她只有20歲。
“剛剛出院,我的學號和宿舍鑰匙都被沒收了。學校只給了我一個晚上收拾我的行李?!蓖蹊磿吃鴮λ呐笥颜f。
退學復學政策嚴格
在王璐暢死后數(shù)周,耶魯大學同學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她的哀悼。另外,學校的退學和復學政策讓他們感到憤怒。某些人說,這些政策對他們造成了精神壓力。參與匿名調查的幾個耶魯大學本科生表示,耶魯大學強制患有精神問題的學生離開學校,這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恐懼。
另外,不允許患病學生返校也讓他們感到恐懼。如此一來,已經產生了焦慮、憂郁以及其他精神問題的學生也許會因為害怕被學校退學,而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療。
對于大部分患病學生來說,問題很快將變成“我該對學校透露多少病情?”
耶魯大學二年級學生CarolinePosner提倡在學校實行精神教育改革。
他說:“事實上,王璐暢的自殺案件明確表明學校的退學和復學政策在本科生中掀起了波瀾。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同學選擇隱瞞病情,因為他們害怕會因自己的精神狀況被學校勒令退學并被送進醫(yī)院。但是學校的政策里并沒有說明,何種患病程度的學生會被送進醫(yī)院或退學。所以學生為免于退學,會選擇對治療師說謊,以保學位?!?/p>
王璐暢因精神問題已經退學過一次。依據耶魯?shù)恼?,學生第二次退學之后,恢復學籍變得更加困難,只有在“醫(yī)療性質不尋常的情況下”才能二次恢復學籍。
準確來說,耶魯大學的精神健康政策問題不是很特殊。常春藤聯(lián)盟學校例如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及其他高等學校包括杜克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精神健康政策同樣對患有精神疾病的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例如,在過去的兩年里,賓夕法尼亞大學有大量學生自殺。)
事實上,大學生精神健康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令人擔憂的是,情況正在不斷惡化。
王璐暢的死以及媒體對此事的關注,導致耶魯大學的精神健康政策問題逐步浮出水面。大量常春藤聯(lián)盟學校的學生在市政廳與學校官員交涉,就政策的公平與透明提出了自己的訴求。而在耶魯大學的風波表明學校有關精神健康的政策應該因人而異,適度地依據不同學生的情況有所調整。
耶魯大學現(xiàn)行政策列明成績優(yōu)秀的本科生一學期可以請假十天。學生可以用這段時間交流學習或實習,彈性安排自己的時間,并且他們不需要補課。
但是如果學生請假的時間超過十天,那么他必須退學才能外出交流或實習。(這項政策不考慮學生任何的特殊情況,包括離校治病,如:癌癥或憂郁癥。)如果學生退學后想重回耶魯大學,那么他必須滿足特定的要求。
過去最少十年,這些要求震懾了很多耶魯大學同學。政策含糊地要求學生,如果在外出實習或交流時仍想要保留在校學位,那么必須對學校有所建設性的貢獻或品學兼優(yōu)。直接說就是學生要想復學必須利用課外時間在學校兼職、工作,或是在退學期間自學完所有課程,趕上進度。
任何想要重返校園的本科生必須在學期一開始向學校提出申請并接受面試。雖然這些學生由獨立委員會篩選,但是他們返校幾率會受當年招生名額影響。耶魯大學有權因不同情況修改和控制收取的復學生名額。(獨立委員會主席PamelaGeorge對這項政策沒有任何評論。)
耶魯大學發(fā)言人TomConroy從不提及耶魯大學每年退學后又復學的學生百分比。但是學校更愿意及時公布有多少新生被錄取。
經歷過復學的耶魯大學學生聲稱,復學對于學生來說,需要承擔相當大的經濟壓力。在退學期間自學完所有課程方才可復學,因此,很多退學的同學需要在校自費補課,這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并且很多學校不給退學的學生提供經濟援助。
此外,患有精神疾病的學生可能花費數(shù)千美元尋求專業(yè)治療,以證明他們是健康的。AlexaLittle,耶魯大學大三學生,2013年離開耶魯大學,去年秋天回來。Alexa說:“在學期末,生病或意外爆發(fā)慢性健康問題的學生,將被視為他們自愿選擇承擔經濟負擔和復雜的復學過程。”
文化壓制
研究表明,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離開學校接受治療,更有利于他們病情的好轉。然而,令人氣憤的是耶魯大學把那些患有嚴重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看作是累贅而不是學校大家庭中的一員。
耶魯大學一個心理學初學者指出,耶魯處理大學生精神健康問題的方式實際上造成了一個文化壓制。在耶魯大學,學生不會公開討論精神健康問題。
耶魯大學的退學和復學政策使大學生不愿意公開討論自殺的念頭,自我毀滅的行為,和輕度抑郁。如果討論這些,可能導致學校官員質疑該學生是否適合留在耶魯。
很多學生可能恐懼與學校官員討論精神健康問題,比如耶魯大學的臨床醫(yī)生及教務長TammyPham教授,他是王璐暢的好朋友。他說,許多高等學校的學生非常渴望成功,因此他們不愿意請假,即使請假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因此,耶魯及其他同類高校的學生總是表現(xiàn)得很積極,對待幾乎所有事都說OK。TammyPham教授補充說,他希望耶魯能廢除復學政策中的某些要求,比如學生一學期請假超過十天就會被強制退學,十天的要求似乎過于武斷和局限。
精神健康政策改革建議
就其本身而言,耶魯大學成立了一個六人委員,2014年12月開始重新審視其復學和退學政策。2015年1月下旬,王璐暢死后的幾天,耶魯大學致信給最近復學的學生,詢問他們有關退學和復學政策的意見和建議。這封信里提出了幾個問題包括:“你退學時有考慮復學的事嗎?”但是耶魯大學發(fā)言人TomConroy不愿意說將用多長時間修改政策。
學生呼吁改變耶魯?shù)木窠】嫡咭延幸欢螘r間了。但高年級大學生GeoffreySmith最近放大這些呼聲,支持抵制一年一度的耶魯大學高年級的籌款活動,直至學校廢除退學和復學政策。
與2014年相比,籌款活動參與人數(shù)下降18.6%。在一封電子郵件中,Smith指出,建議由學生領袖制定一套合理的政策,放寬對學生請假的時間限制,去幫助耶魯大學學生減輕壓力。這些包括允許學生請假至學期中期。
除此之外,Smith還提出其他的改革,包括考慮學生經濟狀況,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復學政策。Smith表示,如果退學的學生能更容易重返校園,那么學生對退學的恐懼將會減少,學生也不會因請假陷入一個可怕的困境。
大學生精神健康問題嚴重
最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對超過150000個大學新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近10%的受訪者在過去的一年“經常”感到沮喪。此外,只有50%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情緒是健康的,這項數(shù)據是調查以來歷史最低。
同樣,2012年,高校心理咨詢協(xié)會董事完成年度會員調查。70%的學校官員表示患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比一年前有所增加。值得關注是,近40%本科生在畢業(yè)之前曾使用過學校的心理健康資源,一些學生聲稱,等候心理健康服務的時間過長影響醫(yī)療服務的質量。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www.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