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年英國留學記憶:大學里那些世界各地的教授們
雖然英國留學投入不菲,但是每年都有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遠赴英國大學留學,與此同時,英國大學也吸引著全世界的老師們。
我在英國留學期間,系里的教授來自世界各地,他們風格不同,卻大多與學生打成一片,談及學術時又異常公私分明。
日本教授:學術派掌門有板有眼
先說說A教授,日本人,典型的80年代日本人打扮——暗色西裝、永遠的中分頭,說話緩慢而有條理。他非常喜歡中國的文化,也會說一點簡單的中文。教授為人隨和,私下里我們經常討論新聞,偶爾也會八卦一下當地的明星和趣事。不過,一旦教起書來,他總是一板一眼非常認真。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他的第一堂課,他告訴我們,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擁有了夢想,而要實現夢想就必須把書讀好。他是個有目標就會全力去做的人,當年為了取得美國的博士學位,圖書館一關門,他就跑到24小時營業(yè)的麥當勞里安營扎寨,連夜苦讀。
A教授是個典型的學術派老師,他鼓勵國際學生多看各類關于金融的新聞雜志,這樣不僅能提高閱讀能力,更能鞏固專業(yè)知識。相對于其他教授,他所給我們開的書單永遠是最長的。他對學生的要求、期望很高,分數卡得很嚴。一個執(zhí)著的日本教授,貌似把在座的同學都當成當年他自己了。
英國教授:金融才子教書是副業(yè)
再有就是B教授,英國本地人,雖已年過半百,可是風采依舊,夏天是PAUL SMITH條紋襯衫,秋天則是BURBERRY風衣,上課永遠提著他那把黑色長柄傘。B教授的課幽默卻實在,在歡笑中讓你不費力地記住了知識。
而其實真正讓人佩服的是他的工作經歷。他曾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眾多大銀行的顧問,更擁有自己的金融咨詢公司。來做老師完全是因為興趣,也正因為是跳行,他的課才與眾不同,沒有那么枯燥。
在他的課上,學生可以聽到最近的金融事件,教授會結合我們所學的知識,娓娓道來。B教授平時也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只要你有想法,都可以在他的課上提出,并得到他的答復。當然,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答案,犯難時,他就會幽默大發(fā),說道:Please,I&aposmnot genius Einstein.I don&apost have so big a cerebrum like him.(拜托,我不是天才愛因斯坦,我不像他有那么大的腦袋。)
新西蘭教授:想來中國賣獼猴桃
最后說說教管理方向的C教授,他來自新西蘭。這個教授頗具才華,以前主修的是法律,有律師執(zhí)照,但由于很喜歡商科,就重新讀了一個學位來從事教育。
C教授的家族在新西蘭有個農場和果園,經常向我們推銷他家鄉(xiāng)的特產。他還風趣地說,新西蘭一元一斤的獼猴桃賣到中國,包裝成禮盒變成了300元一盒,一盒才22個,“我真想不當老師,去中國賣獼猴桃!”他說,這就是法律允許認可的商機。他還會邀請一大早到教室搶前排座位的學生去他家BBQ,他認為這是對他上課質量的認可。
無論是哪位教授,其實都是非常公私分明的老師,無論和學生私下關系如何,他們對待學術問題都是一樣嚴肅和認真,不會因為私下的不愉快便給你FAIL(不及格),對于學生的出色表現,也絕不會吝惜褒獎之詞。
人生匆匆,可用來學習的時間更是匆匆。有幸遇見這些風格迥異的教授,除了獲取知識,也懂得了更寶貴的東西。有時遇到挫折我就會想起B(yǎng)教授,鼓勵自己:I don&apost have Einstein&aposs brain!(我可沒有愛因斯坦的大腦!)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www.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