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年加拿大高中留學的開學時間說明
作為一名合格的加拿大高中生,一定要在加拿大高中留學申請之前,需要對高中生留學加拿大的申請時間以及開學時間進行全方位的了解,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合理入學時間。下面就是有關于加拿大高中院校開學時間的說明。
高中生留學加拿大的選擇中,主要有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兩種區(qū)別。因此,留學專家建議,去加拿大留學的學生應該對于申請加拿大高中進行類別的比較和選擇。那么接下來的內容主要就是對于加拿大高中院校的開學時間做出介紹和相關提醒。
申請加拿大高中的公立高中開學的日期是每年9月/2月,私立高中入學時間點比較多,9月、11月、1月、4月、7月。因此,加拿大高中留學的開學時間因高中性質而定。
成為加拿大高中生后,加拿大大學和學院開學的日期是每年9月、1月、5月,部分學校只有9月入學。碩士一般是每年的7-9月開學,部分課程會在5月開學。
申請周期
學校申請從遞交材料到offer下來需要1到2個月左右的時間,部分名校時間更長。申請周期平均為3-4個月,高中為1-2個月,碩士為4-6個月。
加拿大高中留學申請之準備周期
本科最佳為高三上半學期開始準備,考出雅思或托福成績。最遲為大一上學期。因為高三開始申請大部分學校不需要高考成績,進好學校的概率比較大,但是一定要有雅思成績。此外,加拿大因為資金要求提供12個月的來源說明,所以一般可以從1年前開始了解并準備資金。這里要注意的是,簽證處要求提供的是12個月的來源說明,而不是要存滿12個月。如果資金來源清楚,至少提前6個月申請。另外,一些名校申請截止日期非常早,如要申請需盡早準備。建議家長至少提前12-18個月就開始規(guī)劃孩子的留學計劃。
上文不僅介紹了加拿大高中留學的開學時間,并且將本科的的留學計劃進行了一定的梳理。出國加拿大已經成為了不少學生和家庭的選擇。申請加拿大高中,學生應該本著從實際出發(fā),按照自己的個人情況進行院校的選擇。
加拿大政府很重視教育,是世界澳際育經費最高的國家之一。加拿大沒有聯邦教育部或類似的教育機構,教育由各省政府負責,各省均設有教育部,負責全省的教育事業(yè)。學校大多數是省立的,各省憲法對該省的教育組織機構、學制、考試制度和經費等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
加拿大留學高投入的教育事業(yè),在世界七大工業(yè)國中,加拿大是將國民所得用于教育最多的國家。加拿大政府每年教育經費高達國內生產總值7.1%(中國不到3%),因此中小學和大學都吸引到優(yōu)秀人才擔任教師。教師素質高,學校設施優(yōu)良,而且提供獎學金,政府提供貸款,資助學生完成學業(yè)。
加拿大擁有一流的教育水準,由于加拿大大學絕大多數是公立,因此200多所大學質量水準都比較整齊,不但多倫多大學、麥基爾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滑鐵盧大學等大學都在世界名校之列,而且管理、商科、工程、法學和理科等學科方面亦居世界領先地位。同時,加拿大高校教師普遍比較敬業(yè),據2012年最新國際權威研究表明,加拿大大學教師工資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不必為生計及科研奔波,有更多的時間去關心教育學生。
有關于加拿大高中留學的開學院校時間的說明就是這些。學生需要對高中生留學加拿大的一系列信息進行更多的掌握,這樣對自己的加拿大高中生留學生活能夠做出基本的保障。
加拿大的高校的教育制度基本和美國保持一致,研究生方向按照學位和類型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請注意很多學校也會有一些獨立的學位設置,如:Master of BusinessAdministration, Doctor of Social Sciences等等。請注意加拿大的博士申請一般需要申請者持有碩士學位證,只有少數學校開設碩博連讀項目。同時下面所列的工程碩士和國內的工學碩士是有區(qū)別的,嚴格意義上國內的工學碩士(如化學工程專業(yè),材料工程專業(yè))是屬于MSc。加拿大研究生申請關鍵申請因素:
硬件因素:
畢業(yè)學校和專業(yè)
GPA
研究經歷
標準化英語成績(大多數學校同時接收IELTS和TOEFL)
軟件因素:
Personal Statement,CV,Rerence letter
工作經歷,實習經歷
國際化學習或者交流經歷
作品集(藝術設計類)
Essay和Writing sample(部分學校)
加拿大研究生申請先了解澳際 12 SEMINAR 服務體系:http://aoji.cn/lxcp/12seminar/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www.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