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無形的數碼毒品 i-Dosing.
在寧財神、黃海波吸毒門過后,如今又爆出柯震東吸毒、房祖名吸毒,現實生活中的毒品危害到底有多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這些都是有形的毒品,還有一些無形的毒品也在侵蝕人心,比如數碼世界的毒品也能害人,你信嗎?最近在美國有不少青少年開始迷戀一種叫做“數碼毒品”的音樂,據說,聽了這種音樂也能讓大腦達到吸食毒品后那樣的興奮狀態(tài)。看來,禁毒也要向數碼領域邁進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領教一下這個新詞新意吧。
This is the world of ‘i-Dosing’, the new craze sweeping the Internet in which teenagers used so-called ‘digital drugs’ (music) to change their brains in the same way as real-life narcotics.
“數碼毒品”(i-Dosing)是席卷互聯網的一個新潮流。青少年網民用所謂的“數碼毒品”音樂讓他們的大腦達到很high(興奮)的狀態(tài),就像吸食了毒品一樣。
They believe the repetitive drone-like music will give them a ‘high’ that takes them out of reality, only legally available and downloadable on the Internet.
他們認為那種不斷重復的單一節(jié)奏的音樂會讓他們high起來,帶他們逃離現實生活。這種類型的音樂只能通過互聯網合法下載。
I-Dosing tracks have imposing names such as ‘Gates of Hades’ or ‘Hand of God’ which are ten minutes long - some sound like a ship’s horn being repeated again and again whilst others are more abrasive and resemble cheap synthesizers being played very fast.
“數碼毒品”類音樂一般都會取像“地獄之門”或“上帝之手”之類的名字,持續(xù)時間約為10分鐘,有的聽著像輪船汽笛不斷重復的聲音,有的則更加刺耳,像廉價音樂合成器快速演奏時發(fā)出的聲音。
Not everyone is taking i-Dosing seriously, but since it could indicate a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with real drugs, warnings have been issued in some parts of the US to prevent children to do it.
雖然有些人并沒有把“數碼毒品”當回事,不過考慮到這種行為可能會引導青少年嘗試實體毒品,美國一些地區(qū)已經發(fā)布預警,防止青少年使用“數碼毒品”。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www.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